这个赢得奥运帆船冠军的女孩,12年后继续海上梦想
>
这个赢得奥运帆船冠军的女孩,12年后继续海上梦想

原创 外滩君 外滩TheBund

和大海的风浪相比

地上没什么过不去的坎

上海姑娘徐莉佳,今年在福建过年。

她把爸妈一起接到了福建东山的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,和正在冬训的上海帆船队一起度除夕。

徐莉佳笑着说,回到上海队就像“回娘家”——她10岁开始就跟着队里的教练,一直练成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冠军,成了闭幕式的中国旗手。

这是该项目中国历史上的首金,也是亚洲迄今唯一一位帆船奥运冠军。25岁的徐莉佳,一夜间扬名世界。

又一轮12年过去,从奥运赛场退役的徐莉佳,依然在探索更广阔的帆船世界,深深爱着眼前那片蔚蓝的大海。

同时,她也开启了另一场华丽的冒险,成了一位相当出色的体育媒体人,从被采访者换位到采访者视角。

与各种不同领域选手的对话,游泳、网球、斯诺克、滑雪、篮球……媒体人这个身份,给了徐莉佳不一样的成就感,这也是体育人的另一种传承。

有观众说,从她的视频中,自己喜欢上了某项运动,或是被运动员的精神激励,来勇敢应对各自的人生逆境。

徐莉佳说,赛场其实就是缩小版的人生,运动员当然会遇到困难,而且这种挫折和挑战比寻常生活要多得多、难得多。

“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面对自己生活中、工作中的挑战时,不会畏惧不前——海上的大风大浪,那是真正的生死关头,生活上的这些真的不算事儿了。”

她依然保留着运动员的许多习惯,作息、饮食自律,穿着随时就能上船出海的漂亮航海服,每日沐浴在户外阳光下。

“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大海上,我未来的路还很长。”

01

1996年种下奥运梦

她在伦敦一骑绝尘

徐莉佳依然对海着迷。

春节假期前,外滩君在厦门海边见到了她。每年冬训,中国帆船队都在厦门或东山集结,上午练体能,下午就下水,泡在这片蓝色的海水里。

每次来厦门,徐莉佳都不会让自己闲着,在海边跑步、骑自行车,或是穿越到城市另一头爬爬山。

徐莉佳就这样延续着职业运动员的自律。她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,这更像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,现在逼她闲下来、懒下来,反而不自在。

她5岁学游泳,开始和体育结缘,每天在泳道中来回划水。10岁时虽然落选了游泳队,但意外被上海队的帆船教练看中。

徐莉佳从小就有着要强、不服输的性格,以及非凡的毅力,在泳池之外的大海上,与无情风浪真刀真枪地搏杀,这些特质可太重要了。

1996年,中国香港的运动员李丽珊拿到了帆板的奥运金牌,迈出了亚洲运动员的一大步。这一幕,让小莉佳心里燃起了熊熊火焰。

2012年8月6日,徐莉佳像偶像李丽珊一样,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——当着帆船强国英国观众的面,一骑绝尘,拿下伦敦奥运会女子单人艇激光雷迪尔级冠军。

“我当时冲线的那一刻非常激动,一方面是实现了中国和亚洲零的突破,圆了自己运动生涯的大满贯;另一方面是非常感慨,几代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传承的梦想,终于登顶了。”

这“一步一个脚印”,走得实属不易。徐莉佳刚练帆船时,队伍在国际比赛上次次倒数;后来师姐进入了精英组,再到慢慢拿到奥运资格,挤进前八名。

“最后接力棒交到我手里,北京奥运会铜牌,伦敦奥运会金牌……这是无数人的努力。”

当选伦敦奥运闭幕旗手,更是她骄傲一生的荣誉。徐爸爸当时特别开心,激动地说中国队几十个奥运冠军,但旗手就自己女儿一个,实在太幸运了。

徐莉佳则想得更“大”:当选旗手那一刻,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“中国的奥运帆船冠军”,让更多国人知道了这项运动。

02

换个身份与体育作伴

心中仍有那面信号旗

徐莉佳的要强并不只是在赛场上,在专业队里她认真自学英语,十来岁就已经把四本新概念倒背如流。

伦敦夺金赛后,她接受采访时流利的英语,让大家对中国运动员刮目相看。

人生没有一段路会白走,徐莉佳早就为未来的多样可能性做足准备。

里约奥运后,她渐渐从奥运赛场淡出。那时她刚满30岁,明白未来的人生还很漫长。

“之所以想要转行媒体人,觉得这份事业可以继续让我与体育相伴,而且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,把更多体育人的故事传递给大家,推广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,当然也包括帆船航海。”

如何从头开始?当然还是学习。

徐莉佳考了雅思,去英国索伦特大学攻读体育新闻传媒研究生,开播客从帆船同行采访起,后来慢慢拓展到更多的运动项目,上海体育迷熟知的《体坛佳音》一做就是六年,自己研究怎么做视频、拍vlog……

回头看,徐莉佳很感激自己作为运动员时的努力。

“无论国内国外,如果对方知道你这个采访者本身就是奥运冠军,就好像立刻有了信任感和表达欲,身边的资源和人脉也能充分运用起来。”

接触不同的体育项目,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新视野来看世界。她想通过这些冠军的故事,让许多人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得到激励,大胆追逐梦想。

在所有的项目里,徐莉佳钟爱的还是帆船。

她迷恋在大海上无拘无束的自由感,每次回到陆地上跑步骑车,总不习惯那么多条条框框,因为在海上想往哪个方向,以怎样的速度前行,都在自己掌控中。

03

波涛中站稳再谈胜负

把“航海精神”披身上

2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,把徐莉佳雕刻成了一个更乐观的人,即便被困难短暂压垮,也会尽快走出阴霾,不为不可控的事情消耗自己,而是着眼于当下。

在海上经历千难万险时,她常想到陆地上原来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,在那种惊心动魄的心理临界点上,更能明白生活的意义。

但像刚才我们无数次提到的,她依然深爱着这片大海。

从奥运赛场退役后,徐莉佳仍然活跃在帆船一线,之前的小帆船只是整个大项的10%,还有90%的世界等着她去开拓。大帆船、水翼、远航,身体能承受哪些,就会去享受哪些。

“我记得有时候比赛回到岸上,人都要走不动路了,但内心是心花怒放的,脸上藏不住的笑容,那种快乐,通过磨练把帆船驾驶得游刃有余的成就感,也是陆地上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。”

“记得当年在厦门五缘湾比赛的时候,还会在这附近跑步,海滨真的很美,气候也超级舒服,我一直都觉得这是座很宜居的城市。”

退役后,她还是习惯“四海为家”的生活——每年5月到9月待在英国,秋天回到上海继续忙碌,冬天来福建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冬训,之间还要穿插去全球各地出差采访、带队比赛。

她笑称自己是老年人作息,晚上11点前睡觉,蔬果杂粮的清淡饮食,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户外锻炼。

“如果像现在这样要跑赛事,从上午到晚上时间不在我掌控之内,那么就早上锻炼。每天动一动人比较舒服,一直保持健身的习惯,用好状态去应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。”

文、编辑/Cardi C

图片/思宇 视频/学叔、陈泽松

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鸣谢场地支持:厦门海旅温德姆至尊酒店

以上内容来自“外滩TheBund”(微信号:the-bund)

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。

原标题:《这个赢得奥运帆船冠军的女孩,12年后继续海上梦想》

阅读原文

Shopping Cart